Workflow
普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
人民日报·2025-09-17 06:42

立法核心与意义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 [1] - 该法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举措,是一部基础性法律,总结了全民普法40年实践经验 [1] - 该法旨在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全面发展,对于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1] 历史背景与实践 - 自1985年起,国家以五年为周期,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先后出台八个五年普法规划 [1] - 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持续开展全民普法,把法律交给人民,是法治史上的一大创举 [1] - 普法工作要扎根实践,将法治精神贯穿于立法意见征询、公共政策制定、行政执法过程、司法案件审理等法治实践中 [2] 普法方法与创新 - 普法工作需走进群众生活,在民生关切中寻找法治答案,在百姓生活中推进法治实践,使法律从纸面走向地面 [2] - 各地创新普法方式方法,例如“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法治公园、广场、长廊,“法治乌兰牧骑”,“蒲公英普法”志愿力量等 [2] - 紧跟时代步伐,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普法”“大数据+普法”,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法治宣传教育网络 [2] 目标与格局 - 法治宣传教育法构建起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的“四梁八柱”,关键是要确保法律规定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3] - 着力构建全社会大普法工作格局,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促进人民高品质生活,让人民群众在普法中既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 [3] - 目标是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法治根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