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优迅股份核心材料采购价低于同业,曾与原创始人发生知识产权纠纷
环球网·2025-09-17 08:19

公司概况与上市申请 - 厦门优迅芯片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光通信电芯片领域领先企业,拥有完备的核心技术体系,下游客户涵盖国内外主流运营商、系统设备商、光模块/组件厂商,目前正在申请上市 [1] 公司控制权演变 - 公司控制权历经三个阶段:2003年2月至2013年1月,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Ping Xu;2013年1月至2022年11月,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2022年11月至今,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柯炳粦、柯腾隆 [1][2] - 2007年起,因公司技术、产品开发及盈利不及预期,时任总经理Ping Xu与股东及经营层出现经营理念分歧,2009年3月公司董事会决议实行董事长(柯炳粦)负责制,并大幅调低Ping Xu工资 [2] - 因分歧加大,Ping Xu成立其他企业进行经营,公司认为其行为侵害商业秘密并对Ping Xu等被告提起知识产权诉讼并胜诉 [3] 财务表现与成本分析 - 公司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55.26%、49.14%和46.75%,而可比公司裕太微同期毛利率分别为42.35%、39.78%和42.65%,差异主要源于产品种类不同 [3] - 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成本显著低于裕太微,2022年公司晶圆采购价为6815.7元/片,比裕太微2022年上半年采购价8388.51元/片低15%以上;公司2022年封测服务采购价为0.36元/颗,仅为裕太微2022年上半年采购价0.96元/颗的40% [3] - 公司晶圆采购单价呈现波动,从2022年的6815.70元/片上升至2024年的9555.07元/片,后在2025年1-6月下降至7744.16元/片;封测服务采购单价从2022年的0.36元/颗持续下降至2025年1-6月的0.28元/颗 [4] - 10G以下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2025年上半年平均单位成本为1.13元/颗,较2024年的1.18元/颗下降4.11%,其中封测成本基本持平,成本下降主要来自晶圆,但晶圆成本降幅不到10%,远低于公司2025年上半年晶圆采购价格约20%的降幅 [6] 采购与成本结转差异 - 2024年公司采购晶圆金额为23545.52万元,采购封测服务金额为8045.57万元,但同年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的原材料和封测费分别仅为14829.67万元和6410.75万元,晶圆采购与成本结转差额超过8700万元,封测服务差额约1600万元 [8] - 在正常会计核算下,采购与消耗的差额应体现为存货增加,但公司存货金额从2023年的9035.85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17496.63万元,净增约8500万元,尚不及晶圆采购与消耗的差额,指向部分采购的晶圆既未形成成本结转也未形成存货增量 [8] - 公司主营业务成本构成中,原材料占比最高,2022年至2025年1-6月期间占比在63.55%至67.86%之间;封测费占比次之,同期在29.09%至32.90%之间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