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核心观点 - 商务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旨在通过5方面19项举措推动服务消费升级[1] - 2025年前8个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 增速快于商品零售额[1] - 服务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领域[1] 政策措施框架 - 政策从培育平台、丰富供给、激发增量、财政金融支持、健全统计监测5方面提出19项举措[3] - 首次提出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3] - 目标为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新场景并培育新型消费龙头企业[3] 试点城市选择标准 - “三新”试点城市将优先考虑消费基础扎实、示范带动性强、创新能力突出的城市[7] - 试点目的在于探索发展路径并向全国复制推广以激发服务消费潜力[5][7] 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 - 19项措施中有8项与“高品质服务供给”相关[7] - 文化消费领域支持影视动漫精品创作 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开放时间并优化预约方式[9] - 提出引进高品质赛事、发展职业联赛以形成“赛事+商旅文体”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12] 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 政策提出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12] - 支持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以提供差异化供给[12] - 通过对外开放和对内放开提升优质服务消费供给[12] 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 政策提出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 为符合条件人员签发5年多次签证[15] - 发挥美食、中医药、文物古迹等传统文化优势 鼓励推出适合外国游客的特色线路[15] - 提升入境消费便利化水平 如完善外币支付体系、扩大退税商店覆盖范围、提升退税智能化水平[17] 拓展数字服务消费 - 文件提出持续打造信息消费新产品、新场景和新热点[19] - 发展“人工智能+消费” 通过技术赋能将传统服务场所打造为数字消费新场景[19] - 数字消费举措可对传统服务消费进行提质增效从而扩大消费规模[19]
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拉动经济增长 服务消费升级有哪些实招?| 解读↓
央视网·2025-09-17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