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银行陆磊:将推动构建更加开放高效的境内二维码支付网络
新京报·2025-09-17 10:33

行业现状与问题 - 支付产业处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持续转变的关键阶段,存在结构性、机制性问题 [1] - 境内二维码支付市场集中度高,存在平台闭环体系、自我优待、交叉性补贴等问题,产业协同发展不足 [2] - 二维码支付市场形成多套标准和网络,互联互通不充分,业务规则和标准兼容性不足,不利于行业资源高效使用 [2] - 支付市场同质化程度较高,竞争激烈,部分机构短期生存压倒长期发展,制约行业创新动力和发展潜力 [2] - 跨境支付采用两两对接模式,存在标准不一、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合作链路互不兼容,影响境外钱包引入效率和使用体验 [2] 解决方案与路径 - 互联互通是解决支付领域问题的必要路径,推动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是重要突破口 [1][3] - 需构建推动支付互联互通的制度性框架,从规则、价格、网络连通、基础设施互联、监管治理等关键环节推进 [3] - 通过行业自律和市场化方式稳妥渐进推进互联互通,尊重市场主体意见,发挥市场自我调节作用 [3] - 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动业务规则、支付标准、基础设施以及政府合作等多层次的跨境支付互联互通 [4] 已取得的进展 - 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已于今年6月实现互联互通,业务运行平稳 [4] -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于7月底上线试运行,截至9月11日办理业务达198.1万笔,金额4.27亿元 [5] - 中国银联、网联清算公司积极推进与泰国、越南、印尼等多国的二维码互联互通,通过双向开放二维码受理网络推动跨境支付合作 [6] - 境内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有序推进,不同支付网络间的壁垒逐步削弱,业务规则持续完善 [6] 未来工作方向 - 继续推进跨境支付互联互通,深化政府、基础设施、市场主体协同的机制,完善多层次、广覆盖、高韧性的跨境支付体系 [7] - 推动构建更加开放高效的境内二维码支付网络,鼓励市场机构开展互联互通合作,持续优化产业生态 [7] - 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完善配套制度,强化监管、自律、产业等层面规则协同 [8] - 清算机构需构建兼容各类支付方式的网络系统、业务规则和标准,成为广泛互联的数字支付基础设施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