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有了系统性国家标准
环球网·2025-09-17 10:45

标准发布概况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发布3项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 [1] - 标准包括GB/T46267-2025《大型全喂入联合收割机》、GB/T46270-2025《农业机械北斗自动驾驶系统》、GB/T46268-2025《农业机械作业北斗监测系统》 [1] - 这是中国首次针对高端智能化农机装备制定的系统性国家标准,标志着农业机械化向精准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 [1] 大型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标准 - 标准适用于喂入量不小于12千克每秒、配套动力大于160千瓦的大型全喂入联合收割机 [2] - 与现行标准相比,性能显著提升:小麦含杂率降低40%,水稻总损失率和含杂率分别下降18%和25%,玉米总损失率和破碎率分别下降12%和40% [2] - 标准要求新机搭载作业状态监测终端,可实时采集喂入量、滚筒转速等关键参数,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翻倍并提升至100小时 [2] 北斗自动驾驶系统标准 - 标准适用于L0至L3级别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拖拉机和自走式农业机械用自动驾驶系统 [3] - 标准首次统一行业技术规范和系统分级,明确水平定位精度为±2.5厘米,并新增交接行控制、曲线作业等要求 [3] - 标准突破了不同品牌系统兼容难题,规定了系统的组成结构、安全要求、功能要求、检验方法等内容 [3] 农机作业北斗监测系统标准 - 标准系统规定了耕、种、管、收等田间作业环节的监测终端与数据平台的功能要求及性能指标 [4] - 标准明确了数据采集频率、定位精度、作业监测精度等关键性能指标,并强调跨厂商数据接口兼容性要求 [4] - 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农机作业位置、面积、深度、作业量等参数,为精准农业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4] 行业影响与意义 - 3项标准实施将促进中国农业生产向数字化、精准化方向转型,改变大型农场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依赖进口的局面 [2][4] - 标准实施将提高中国收获机械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为农业强国建设和粮食安全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2][4] - 标准将为精准农业管理、农业补贴政策落实与农业生产调度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