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充电服务费不能成了“糊涂账”
齐鲁晚报网·2025-09-17 14:39
用了1.01度电,扣费3.2元,其中电费0.56元,服务费2.64元。济南市绿地泉景嘉园的居民李先生看着手机上的扣费记录,觉得"有点儿难以接受"。 2024年6月,我国发布《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全国电动自行车户外充电设施实行"价费分离"政策:充 电费用需将电费和服务费分别标示、分别计价,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但是,在政策落地过程中,不少市民反映服务费过高、定价机制不透明、收费标准混乱等问题。那么,电动自行车充电这笔账,究竟怎样算才能更合理? 电动车充电 服务费比电费高 李先生所在小区的充电桩,今年刚提升了收费标准,电动自行车电池容量166AH、电压60AV,两个多月就用了80多元钱。 李先生手机支付记录显示,充电订单详情里包含电费、服务费,其中服务费价格均高于电费。"充个电比去年贵了将近一倍,我认为不合理。" 根据相关规定,居民住宅小区充电设施执行"居民生活用电"类别中合表用户电价,现行标准为每千瓦时0.555元。但是,服务费却成了推高充电成本的无 形之手。 在济南市洪家楼商圈,几家不同品牌的充电桩并排而立,扫码后显示的收费标准也不一样:有的在扫码页面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