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经深一度丨打破壁垒!支付产业积极构建开放互联生态
新华社·2025-09-17 20:24

支付产业互联互通进展 - 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互联互通,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试运行,中国—印尼跨境二维码互联互通项目启动[1] -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试运行,支持境内外机构通过“一点对接”开展合作,截至9月11日办理业务198.1万笔,金额4.27亿元[3] - 互联互通是解决支付痛点、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能促进数据、资本、技术等核心要素高效配置[2] 行业发展挑战与共识 - 产业集中度较高、不同网络之间互联互通不充分、业务规则和标准兼容性不足等问题阻碍行业高质量发展[2] - 跨境支付中,境外钱包的引入暴露出标准不一、重复建设等问题,影响支付体验和产业整体合力[2] - 构建开放互联生态已成为全球支付产业的发展共识和最优实践[2] 技术创新与应用 - 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正在推动银行支付功能革新,提升清算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拓展金融服务边界[4] - 身份识别技术创新降低支付安全管理成本,大数据与云计算增强对高峰值业务的支撑能力,区块链、智能合约提升支付流程自动化与透明化水平[4] - 网联平台在七夕节单日交易笔数达37.1亿笔,创历史新高,通过“三地六中心”机房成功化解高并发交易压力[4] 支付技术发展路径 - 支付技术创新需“巩固优势”和“主动拓展”,从网络支付、移动支付到新硬件体验,形成了完整的生态供应链[5] - 产业各方应以“积极开拓者”姿态,兼收并蓄全球科技创新成果,增强支付技术自主可控性,提升全球竞争力[5] 风险管控与合规建设 - 全球支付网络互联互通加速和新兴支付发展增加了信息泄露、盗刷欺诈、跨境洗钱等风险[6] - 金融管理部门持续强化制度约束,坚决整治支付市场中“有章不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乱象[6] - 截至6月末,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已取消外包服务机构备案2280家,1404家低评级外包机构有序退出市场,建立优胜劣汰的良性市场竞争秩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