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行动进展 - 以色列国防军于9月15日晚至16日黎明出动多达三个师的地面部队,从北、东、南三面包围加沙城,仅留西部出口通往“人道主义走廊”[3] - 以军动用坦克和装满炸药的自杀式机器人向加沙市区缓慢推进,并宣称城内至少有3500至4000名武装分子,完全占领加沙可能需要数月时间[3] - 以色列国防军声称加沙城40%的居民已逃往南部,但加沙卫生当局称130万城里人中仅19万离开,这意味着大规模军事行动更多面对的是普通民众[4] 以色列政府战略与动机 - 以色列政府于8月上旬批准代号为“基甸战车2”的计划,内容包括对加沙城实施围困和清剿哈马斯武装人员[2] - 有观点认为内塔尼亚胡需要让冲突持续以避免国内涉嫌贪腐的调查,并以牺牲101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员为代价[4] - 内塔尼亚胡以军事行动为由拒绝出席长时间或频繁的贪腐指控庭审,批评人士认为其拖延战争是为了推迟选举以保住权力和维护法律豁免权[4] 国际社会反应与压力 - 联合国巴勒斯坦被占领土问题独立国际调查委员会于9月16日发布报告指出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对巴勒斯坦人犯下种族灭绝罪行[5] - 英国外交大臣库珀谴责军事行动“极其鲁莽,令人震惊”,法国总统马克龙重申法国将在本月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计划[6] -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于9月17日宣布对以色列进行制裁,包括部分中止《欧盟-以色列联系国协议》中与贸易相关的事项[6] 美国的态度与角色 -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责任归咎于哈马斯,并警告哈马斯若使用人质作为人盾将“付出惨痛代价”[6] -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访问以色列期间强调美国将“坚定不移地”支持以色列,并表示美国希望通过谈判结束战争但“有时候这是不可能的”[7] - 分析指出自特朗普第一任期以来,美国政府在支持内塔尼亚胡政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断突破以往的“自我设限”[8] 以色列的长期意图与潜在挑战 - 以色列在加沙的意图被指为“占地逐人”,试图实施直接军事占领并重建自2007年起已拆除的犹太人定居点,使加沙在事实上变成“殖民地”[9] - 以色列变本加厉的军事行动与确保“犹太人定居”所需的相对稳定和安全形势的先决条件背道而驰,难以持续吸附足够犹太定居者前往加沙可能是其计划的命门[10]
大举进攻加沙城,以色列已无人可挡?
新京报·2025-09-17 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