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政策动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旨在为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应用确立安全标尺 [1] - 标准填补中国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产品安全基线空白 为行业准入 质量监督和事后追溯提供关键技术依据 [2] - 下一步将根据公开征求意见反馈情况 加快推进标准发布 实施与监督等工作 确保安全技术要求有效落地 [4] 市场发展现状 - 2025年1至7月中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乘用车新车销量达775.99万辆 同比增长21.31% 渗透率为62.58% [1] -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已成为市场新车型亮点和消费者选购重要考量 [1] - 目前市场销售车型基本属于L2级范畴 系统仅能承担基本驾驶操作任务如控制车速和车道保持 [2] 技术标准要求 - 标准从研发阶段强化安全风险设计 生产制造阶段保障生产稳健性和可追溯性 使用运行阶段动态监测车辆运行状态等多重维度规范系统安全能力 [2] - 标准构建道路交叉口 施工区 环岛 隧道等交通环境试验场景 增加对踏板式两轮摩托车 临时障碍物 侧翻车辆等目标的探测与响应能力试验 [3] - 要求系统每次上电或点火后确认驾驶员是否完成使用培训 具备手部脱离检测及视线脱离检测能力 出现脱离时系统应发出提示及报警 [3] 行业发展挑战 - 产品性能缺乏统一基线 不同车企系统在复杂场景下的可靠性 稳定性存在差距 对道路交通安全构成潜在风险 [1] - 行业存在"高阶智驾""零接管"等概念 部分企业模糊驾驶辅助与自动驾驶界限 淡化系统局限 致使个别驾驶员放松警觉 [1] - 驾驶员仍是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最终责任主体 系统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 [2] 产业影响展望 - 标准出台为监管部门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推动筑牢安全底线 引导整个产业链聚焦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 [4] - 标准在与国际法规保持协调兼容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技术内容 确保符合中国产业发展现状并为系统筑牢安全运行防线 [3] - 消费者可通过车辆制造商使用说明明确知晓系统能力局限 正确使用方式及驾驶员责任 从而避免误用 [3]
L2级辅助驾驶将迎国标 智慧的车如何驶好安全的路?
新华网·2025-09-18 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