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质量与教育认可度 - 2025年本科物理和历史录取考生100%超过特控线,物理类600分以上高分考生达10人[2][4] - 作为第一所基于优质“双高”学校设置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招生形势喜人,反映职业本科教育吸引力和认可度提升[4] - 新生代表林港洺高考成绩617分,超出广东省特控线83分,以第一志愿选择该校,打破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2]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模式 - 学校坚持将专业课程建在产业链、教学课堂拓至产业园、人才培养融进生产线[5][6] - 创新构建“九个共同”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包括共同开发新课程新标准、共建“工匠之师”、共同解决关键技术与工艺等[6] - 已牵头建设1个市域产教融合共同体和8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比亚迪、大疆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所特色产业学院[6][7] 校企合作具体案例与成果 - 与华为共建全国首个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2023年合作共建华为ICT学院支持中心,2025年共建人工智能根技术产业学院[6] - 2025年8月与大疆公司联合宣布,将通过共同举办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活动,翻开校企协同育人新篇章[6] - 毕业生谭天雨通过“比亚迪定向班”跟岗学习,毕业3年申请专利14项,其中8项已授权投入使用,并顺利入职比亚迪[5][6] 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服务 - 近3年面向企业开展技术开发、服务和咨询项目1400余项[8] - 先后建成6个院士工作联合实验室,与龙头企业共建43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建设11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累计服务中小企业超2500家[8] - 学校汇聚近1000名博士,专注于应用技术研究,深度参与企业具体项目[8] 技术攻关与科研成果 - 滕超教授团队形成国产化的PSPI应用标准及配套工艺方案[7] - 程律莎教授团队突破航空件自动化逆向检测关键技术,开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测量系统,获中航工业集团昌飞公司认可并作为标杆项目推广[7][8] - 积极构建科研成果反哺教学的闭环,推动应用研发与人才培养互相促进[8] 职业教育国际化 - 为适应企业海外发展人才需求,推出“全球胜任力赋能训练营”等项目,毕业生廖毓原已成为比亚迪中东非洲汽车售后技术服务工程师[9] - 在泰国东方技术学院为当地教师开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师资培训,加强国际合作[10] - 与45个国家和地区的205所院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在德国、保加利亚、澳大利亚等国家设立14个“深圳数字工坊”,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11]
深职大与龙头企业协同育人(民生一线·职业教育观察)
人民日报·2025-09-18 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