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茶位费刺客”,消费者要敢于“挑刺”
人民网·2025-09-18 08:53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广东餐饮行业普遍存在茶位费收费模式,其设立初衷是对提供茶水、消毒餐具等服务成本的合理补偿 [1] - 部分商家收费模式走样,在普通餐馆和大排档中,无论顾客是否喝茶或实际享受服务,茶位费照收不误 [1] - 存在未提前告知收费标准、将收费标准隐藏在菜单角落或在结账时才告知费用的现象 [1] - 有商家对无能力享受服务的婴儿也强制收取茶位费,例如汕尾一海鲜大排档对一名8个月大的婴儿收取成人标准茶位费 [1] 监管与执法行动 - 佛山、中山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和消委会近年来多次发布告诫函与消费提示,要求商家明码标价、提前告知并允许自愿选择,不得强制收取茶位费 [2] - 监管部门需加大对餐饮行业的日常巡查与突击检查力度,对未明码标价、强制收费的商家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 [3] - 建议畅通维权渠道,例如开设小额消费纠纷快速处理通道,并线上简化投诉流程 [3] 消费者行为与维权 - 消费者在面对不合理收费时应主动询问收费项目并留存消费凭证,发现违规收费可拨打12315投诉或向消协及监管部门反映 [2] - 消费者敢于维权并善于取证能让商家意识到违规有代价,并为监管部门调查提供关键依据 [2] 法律依据与行业规范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0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1] - 强制收取茶位费,尤其是向未实际消费服务的婴儿收费,涉嫌侵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与自主选择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