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医疗大模型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展望:行业正逐步展现出潜力和价值,应用前景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2025-09-18 09:39

医疗大模型行业基本概况 - 医疗大模型是专门针对医疗健康领域训练的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基于Transformer架构,旨在理解和生成医学专业语言和知识 [2] - 应用场景包括疾病诊断、医学影像处理、电子健康记录分析和药物研发,显著提升诊断精度和效率 [2] - 在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皮肤病及全身性疾病等多个医疗场景中展现出显著潜力 [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市场规模为268.9亿元,医疗大模型规模为41.8亿元 [1][4][6] - 预计2025年人工智能大模型市场规模达431.6亿元,医疗大模型规模达65.3亿元 [1][4][6] - 预计2031年人工智能大模型市场规模增长至1487.9亿元,医疗大模型规模增长至213.4亿元 [1][4][6] 模型类型分布 - 通用医疗大模型数量为114个,占比40.57% [1][6] - 专科医疗大模型数量为106个,占比37.72% [1][6] - 中医大模型数量为33个,占比11.74% [1][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算力基础设施如芯片、服务器等硬件支持及算法框架研发 [8] - 中游为大模型开发与维护,涉及编程语言和开发平台 [8] - 下游应用场景包括生命科学研究、药械研发、医学影像诊断和智能问诊等医疗服务领域 [8] 行业发展历程 - 医疗AI始于20世纪中叶,早期以专家系统为代表,实现疾病诊断和治疗建议的智能辅助 [8] - 进入机器学习阶段后,采用支持向量机等算法,在影像识别和电子病历分析等领域取得进展 [8] - 2012年起进入深度学习阶段,卷积神经网络提升医学影像分类和病理识别性能 [8] - 大模型阶段预训练模型成为核心动力,增强跨模态理解和临床决策支持能力 [8]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医疗AI研究始于1980年代,1978年开发首款中医专家系统"关幼波肝病诊疗程序" [9] - 2005-2015年以临床知识库为主要方向,在心血管领域深入探索 [9] - 2015-2017年医疗AI迎来爆发式增长,2018年进入大模型时代 [9] - 截至2025年7月,国内医疗大模型总数达281个,企业占据研发主导地位 [9] 参与主体 - 市场开发主体包括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和政府 [9] - 研发合作模式包括医企合作和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 [9] - 上市企业包括阿里巴巴-W、讯飞医疗科技、医渡科技、卫宁健康和智云健康 [2] - 相关企业包括瑞金医院、华西医院、百度、华为、深睿医疗和国家超算天津中心等 [2] 行业展望 - 医疗大模型凭借高效数据处理和精准预测能力,成为推动现代医疗技术发展的重要工具 [10] - 未来研究与应用前景广阔,在医疗行业的深度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和价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