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云南电网公司以“八新破八题”为路径,推动世界一流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电网建设,在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4][8]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优势 - 资源禀赋突出,蕴藏全国约20%绿色能源,新能源远景可开发容量超1.5亿千瓦,新能源装机突破6800万千瓦,较“十三五”末增加5497万千瓦 [2] - 区位优势独特,国内送电能力达4215万千瓦,位居全国前列,跨境通过15回线路与越南、老挝、缅甸联网 [2] - 技术力量雄厚,建成世界最先进省级异步送端大电网,形成完备的“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市场体系 [2] - 应用场景丰富,已形成省内、域内、跨域、跨境“四个市场”,具备多场景联动、全要素集成的示范区条件 [2]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挑战 - 电源结构变化导致供需平衡难,新能源随机性、波动性加大电源出力不确定性 [3] - 形态特性变化导致安全运行驾驭难,新能源渗透率最高达70%,电网向多元双向混合结构转变 [3] - 市场格局变化导致资源配置协调难,“四个市场”加速培育使资源优化配置难度增大 [3] - 技术底座变化导致创新融合支撑难,需加强基础技术改进与新一代技术融合应用 [3]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新举措 - 建立协同新机制破解资源统筹难题,云南省与南方电网高层10次互访,签订全国首个央地共建新型能源体系协议 [4] - 优化电源新结构破解调节能力欠缺,加快大型稳定电源建设,挖掘存量电源调节能力,推进储能和抽水蓄能建设 [4] - 建设坚强新网架破解安全支撑不足,“十四五”南方电网在滇纳统投资超千亿元,纳规500千伏项目60个,相当于再造云南主网 [5] - 拓展高效新市场破解多元利益博弈,统筹“四个市场”用电需求和清洁能源消纳,探索澜湄区域共同电力市场 [5][6] - 构建互动新模式破解电力供需协同,建立政企联动、源网荷储协同保供格局,构筑用能管理“四道防线” [6] - 推行现代新服务破解新型主体接入,发布“绿电招商”十项举措,接入时间平均压减35个月 [6] - 应用数智新技术破解科技赋能难题,加大“云大物移智链”应用,建成“1+16”能源大数据中心 [7] - 凝聚攻关新智慧破解创新协同不足,建立“十大技术攻关”体系,支撑“1+2+4”示范区建设 [7]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新成效 - 清洁低碳成色更足,电源装机1.67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1.51亿千瓦全国第一,清洁能源装机及发电量占比均超90%,新能源利用率超95% [8] - 安全充裕基础更实,大电网连续28年安全稳定运行,昆明成为南方电网首个通过安全评估并建成坚强局部电网的城市 [8] - 经济高效特征更显,西电东送超2万亿千瓦时,跨境购售电超800亿千瓦时全国第一,市场化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超75% [9] - 供需协同水平更高,有力应对20212023年实际缺电超900亿千瓦时不利局面,实现保供应、促消纳、稳增长“三保三赢” [9] - 灵活智能成效更好,服务新型储能投产547万千瓦,规模南方电网第一,35千伏及以上架空线路实现无人机自主巡检全覆盖 [9]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经验启示 - 政企协同共建是系统推进根本保障,通过“两型”建设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11] - 数智融合创新是突破升级核心驱动,需推动“电、算、数、智”深度融合以提升电网资源配置和风险防御能力 [11] - 市场均衡发展是高效互动重要牵引,需构建经济高效、公平合理的电力市场体系,以价格信号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11] - 培育标准体系是集成应用关键一招,需打造特色技术标准体系并通过重点项目开展验证 [12] - 打造特色示范是突破跃升关键要素,需通过“试点验证、模式凝练、规模推广”路径推动关键技术集群突破 [12]
“八新破八题” 高质量建设云南新型电力系统
中国电力报·2025-09-18 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