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财观 | 规则之外,预期之内——泰勒规则失效下的美联储货币政策抉择
新华财经·2025-09-18 14:13

美联储降息决策 - 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美联储开启2025年首次降息,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区间 [1][2] - 尽管通胀尚未回落至2%目标,但在经济增长放缓、金融环境趋紧及劳动力市场持续走弱的背景下,市场普遍认为本次降息势在必行 [1][2] 通胀状况 - 美国8月CPI同比上涨2.9%,核心CPI同比上涨3.1%,环比虽仍有抬升,但整体温和 [2] 劳动力市场表现 - 劳工统计局修正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的12个月间,美国实际新增就业岗位比此前公布数字下修91.1万个 [3] - 修正后期间月均新增就业仅约7万个,远低于原先估计的14.7万个 [3] - 8月就业报告显示当月仅新增2.2万个岗位,失业率攀升至4.3%,创2021年以来最高水平 [3] 货币政策框架与泰勒规则 - 近年来泰勒规则对货币政策的指导意义减弱,政策与规则的偏离愈发明显 [1][4] - 研究表明,在成本推动冲击或政策传导滞后情境下,利率对通胀的反应幅度弱于“一比一”可能是最优选择 [4] - 央行信誉是能够超越泰勒规则的根本前提,拥有长期信誉积累的央行能实现更佳的物价与增长平衡 [1][5] 未来政策路径与影响 - 预计2025年年内降息共计75个基点 [2][6] - 政策重心或进一步向劳动力市场倾斜,未来可能加速降息,但考虑到中性利率结构性上升,政策操作将保持渐进和谨慎 [2][5][6] - 温和通胀与实际利率下行组合将利好实物资产与贵金属,如能源、金属、房地产及黄金等板块 [6] - 美元周期性走弱可能带来资本流动加速,部分新兴市场或可在资金流动与贸易格局重塑中获得相对优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