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出口创新高 码头焕新“绿”——探访“长江外贸第一大港”太仓港
新华社·2025-09-18 17:15
港口运营表现 - 2024年1至8月太仓港出口汽车51.3万辆,同比增长64.3%,已超去年全年出口总量[1] - 港口设计年汽车吞吐量约130万辆,出口汽车可抵达上百个国家和地区[1] - 2023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近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00万标箱[2] - 2024年前8个月,“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超50万标箱,同比增长45%[2] - 根据规划,到2027年太仓港年集装箱吞吐量有望超1000万标箱,年货物吞吐量超3亿吨[8] 自动化与智能化建设 - 集装箱四期码头配备28台无人双悬臂梁自动化轨道吊,通过AR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无人化装卸[3] - 自动化系统可减少设备作业人员数量约70%,提升作业效率20%[5] - 四期码头总投资42亿元,年集装箱通过能力达200万标箱,为长江流域首个堆场自动化码头[5] - 太仓港已入选全国首批智慧口岸建设试点,基本建成江海中转枢纽港[8] 绿色低碳转型 - 港口实施“油改电”工程,将90多台龙门吊改为电力驱动,堆高机、起重机全面电动化[6] - 全域建成131套岸电设施,泊位覆盖率100%,2024年岸电用电量近50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超4000吨[6] - 港区建成10万多平方米光伏电站、100多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并启用近30辆电动重卡[8] - 目标为全力打造长江沿线最大的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新能源出口第一港”[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