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步入存量时代,多地规划指南成“转型罗盘”
中国新闻网·2025-09-18 19:56
政策发布与核心内涵 - 自然资源部发布《城市存量空间盘活优化规划指南》,旨在指导城市内部存量空间的盘活优化[1] - 存量空间盘活优化的内涵包括闲置土地处置、低效用地再开发、旧城镇改造及历史文化保护活化利用等多种实践[1] - 该工作的本质是城市空间、权力与利益的再分配,是经济社会结构的重构,较增量扩张权利关系更复杂、实施主体更多元[1] 规划机制与方法创新 - 《指南》强化了规划目标分层有效传导机制,建立了分类修改详细规划的动态维护机制[1] - 北京市将城镇地区约3563平方公里用地划分为1371个规划街区,在时间维度分阶段深化规划[1] - 上海市创新采用由责任规划师、建筑师、评估师组成的“三师”专业团队工作机制,在外滩更新单元中分别负责定位规划、方案设计和经济效益测算[2] 地方实践与具体成效 - 广州市出台全国首部城中村改造地方性法规,推动15年未解决的冼村旧改成功依法动迁[2] - 泉州市处置历史围填海1.39万亩,恢复海岸线9.81公里,有效改变用地布局“小散杂”状况[3] - 各城市立足自身特点进行规划,如武汉发挥“百湖之城”特色,湖州打造环城绿道,泸州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