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具体举措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使用2亿元自有资金投资设立人保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 [1][2] - 公司旨在构建"保险+健康服务+科技"新商业模式,通过健康管理服务作为风险减量手段,坚持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双轮驱动,构建覆盖全流程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2] - 公司计划以专业健康管理公司为抓手,推动健康险商业模式由传统费用报销型向管理式医疗转型,并赋能集团产、寿、健和投资等板块的业务与服务深度融合 [2] 行业背景与先例 - 由保险公司设立专业健康管理公司在行业已有先例,例如2017年招商信诺人寿设立招商信诺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中国太平洋人寿设立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3] - 近年来,一些人身险公司也加速设立健康管理公司 [3] 战略动因与行业趋势 - 保险公司推进经营模式从传统的"事后理赔"转向"事先防范、事中干预",实现商业保险与医疗服务、医疗机构有效衔接,构建"医、药、康、护、健、险"大健康生态体系是核心动因 [3] - 健康管理公司可向非保单客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以拓展业务范围并挖掘潜在市场机会 [3] - 险企打造的大健康生态是"产品+服务"生态,服务范围从防御性理赔扩大到诊疗预约,并向前端覆盖预防性健康监测、体检早诊、疾病预防等日常健康管理服务 [4] 市场竞争与风险减量 - 保险产品同质化较难避免,但服务可突出特色化和差异化,服务体系的打造需要链接医保、医院、药企等多方,以提高客户黏性、续保水平及险企整体经营水平 [5] - 风险减量指保险公司主动介入风险管理以降低风险事故概率或损失,预防性健康管理服务有利于客户健康状况筛选、产品定价,并可干预降低疾病发生概率或治疗费用,从而控制后端赔付成本 [5][6] - 人身险风险减量核心是通过健康管理降低疾病发生率,驱动险企业务从保费规模导向转向健康经营导向 [6] 业务融合与协同效应 - 保险公司和健康管理公司的业务融合主要体现在服务层面形成"保险+服务"模式,以及在数据与风控层面通过健康管理收集数据辅助精算定价和风险管理 [6] - 随着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深度融合与良性互动,协同效应将更加明显,保险公司、健康管理公司和消费者都将受益 [6]
深化风险减量 险企加速布局健康管理子公司
证券日报之声·2025-09-19 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