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破除“洗碗效应” 更好激励担当作为(思想纵横)
人民日报·2025-09-19 06:12

核心观点 - 文章核心观点是阐述“洗碗效应”现象 并强调通过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和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来破除该效应 以激励干部敢于担当和积极作为 [1][3][4] “洗碗效应”的界定与影响 - “洗碗效应”指干事创业中干得越多 出错的概率也越大的现象 [1] - 该效应若处理不当 会挫伤干事创业积极性 助长“懒作为、不敢为、不愿为”的不良风气 [2] 历史经验与理论基础 - 我们党在历史上就有“说服教育重于惩罚”的干部管理教育方法 并在不断容错纠错中发展壮大 [1] - 改革进入深水区 许多领域需“摸着石头过河” 要求工作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2] “三个区分开来”原则的内涵 - 原则要求区分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与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 [3] - 要求区分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与明令禁止后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 [3] - 要求区分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与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 [3] 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要求 - 需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 落实“三个区分开来”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3][4] - 容错纠错需要担当 上级需敢于说公道话 不能在事实未清、程序未走情况下“一免了之”或追责泛化 [4] - 中共中央办公厅意见明确提出要“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 [4] 机制建设的预期效果 - 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旨在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4] - 目标是让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激励其抢着“洗碗”、不怕“摔碗” 更好担当作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