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引入金融“源头活水”
中国经济网·2025-09-19 11:15
在发展模式上,实现从"有形抵押"到"价值发现"的突破。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重智力"的特征,要求银 行重构信用评价体系。银行的风控模式正从依赖抵押物,转向对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的深度挖掘与 价值评估。为此,可以着力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让企业的"无形资产"变成发展的"真金白银"。 在产业生态上,实现从"单点授信"到"体系赋能"的升级。科技创新是产业链协同作战,金融服务亦 需"成链组网"。这就需要商业银行打造更加完备的科技金融服务生态系统,为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 的金融解决方案。这种从"给钱"到"赋能"的转变,有助于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实现更高水平的良性 循环。 让科技金融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企业创新,还需在制度保障上持续发力。首先,不断完善激 励约束机制,让金融机构"愿贷、敢贷"。严格执行尽职免责"安全港"原则,为一线信贷人员松绑鼓劲。 其次,打通"股贷债"联动渠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型银企关系。最后,强化跨部门协同,营 造优良外部环境。这有赖于加快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交易和处置体系,破解"评估难、处置更难"的瓶 颈。 从加大信贷投放到创新综合服务,金融业正以实际行动回应时代的呼唤。有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