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泰研报解析寿险公司盈利能力: CSM表现与行业趋势
环球网·2025-09-19 11:21

合同服务边际(CSM)的核心作用 - CSM是寿险合同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尚未实现的预期利润,其年度释放与投资业绩共同决定寿险公司年度盈利表现 [1] - CSM释放是保险服务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保险公司每年释放7%-11%的CSM进入保险服务业绩 [5] CSM的行业整体趋势与规模 - 2023年会计准则切换至2025年上半年的两年半期间,行业整体CSM规模略有下降,但预计2025-2027年间将恢复每年约2%的增长 [3] - 1H25期间,中资上市保险公司CSM占准备金比例介于12%-15%之间,低于友邦保险26%的水平,且多数公司该比例呈下降趋势 [3] - 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的CSM规模保持行业领先,而中国人民保险和阳光保险规模较小但增速较快 [3] CSM余额变动的驱动因素 - CSM余额变动主要受新业务CSM、预期利息增长、调整CSM估计变更及当期摊销等因素影响,其中新业务CSM是关键因素 [4] - 过去两年半期间,新业务贡献的CSM规模不及CSM释放规模,表明新业务盈利能力面临压力,可能与利率下行有关 [4] - 营运偏差对CSM产生负面影响,反映出前期对CSM的计量可能过于乐观 [4] CSM与其他盈利指标的比较 - CSM与内含价值指标(VIF和NBV)的评估方法论、逻辑和假设存在显著差异,1H25期间VIF普遍小于CSM [4] - 1H25期间,所有公司NBV增速均快于新单CSM,但增速差距在各公司间差异显著,表明单一指标难以全面评估盈利性 [4] CSM释放对保险服务业绩的影响 - 1H25期间,CSM释放占保险服务业绩(仅考虑寿险)的比例介于60%-180%之间,中国人寿高达180%,中国人保为60% [5] - 2023-1H25期间,中资上市公司合计保险服务业绩分别为0.25/0.24/0.15万亿元,同期投资业绩为0.03/0.24/0.10万亿元 [5] - CSM及其释放的稳定增长是寿险盈利持续改善的关键基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