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整治行动背景与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6部门联合开展为期3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针对非法牟利、夸大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等乱象 [1] - 专项整治行动旨在督促企业规范营销宣传行为,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护航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比亚迪、岚图、鸿蒙智行、名爵等车企第一时间回应,表示支持并配合此次行动,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和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1] 行业网络乱象现状与影响 - 监测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今年4月,车企涉“网络水军”及“黑公关”相关话题传播量达21万多篇次,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1] - 网络乱象反映出国内汽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舆论生态复杂,打造公平竞争的行业环境势在必行 [1] - 中国广告协会指出汽车广告营销存在乱象,如片面强调辅助驾驶为自动驾驶、夸大功能、掩盖技术缺陷等,造成市场秩序破坏和消费者权益侵害 [3] 车企应对措施与法律行动 - 比亚迪通过法律诉讼,使一长期发布不实及侮辱诋毁信息的自媒体主播被判构成侵权,需赔礼道歉、删除言论并赔偿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2] - 长城、极氪、长安等多个品牌今年均加入打击“黑公关”队伍,公开向社会征集线索及证据 [2] - 治理网络乱象需车企加强自我保护与自律,但仅靠自身努力不够,因乱象背后有行业混战等多重推动力量 [2] 恶性竞争的深层风险与监管警示 -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警示,非理性竞争可一夜之间毁掉企业及产业,绝不能容忍此类事件发生 [3] - 汽车行业的内卷式恶性竞争威胁企业发展环境,动摇消费者信任,并可能扭曲价值逻辑 [4] - 行业已发展至新规模和新阶段,需要转型向上,通过创新驱动、价值引领及公平健康的生态实现长期发展 [4] 专项整治的预期成效与长效机制 - 专项行动注重靶向整治,通过“监管+技术+自律”方式形成长效机制,实现网络空间清朗化、消费环境透明化和市场竞争公平化 [4] - 专项行动有望推动技术、制度、文化三重跃迁,包括推广AI监测系统、建立统一营销标准、倡导“竞合共赢”理念 [4][5] - 将整治成效转化为长效机制,可消除企业在舆论内卷的额外消耗,使研发投入聚焦技术核心赛道,实现产业竞争力升级 [5]
还车圈一个清朗“江湖”
中国质量新闻网·2025-09-19 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