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警惕非法“校园贷” ,一地金融监管局发布消费者风险提示
扬子晚报网·2025-09-19 15:12

非法校园贷的四大套路 - 巧立名目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平台及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伪装成培训贷、美容贷、回租贷、刷单贷、求职贷等多种形式进行引流[4] - 阴阳合同利用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签订书面金额高于实际到手金额的合同或在空白合同上随意填写不利条款[4] - 花样引诱以仅凭身份证和学生证办理贷款为噱头宣称无抵押、高额度、低利率和三分钟到账诱导学生过度消费[4] - 以贷养贷导致学生遭遇暴力催收包括电话威胁、AI生成不雅照片要挟及上门围堵被迫借新还旧使债务雪球越滚越大[4] 消费者风险防范建议 - 树立科学理性消费观秉持勤俭节约原则量入为出合理规划开销避免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5] - 通过正规渠道申请资助如与父母沟通后向学校申请助学贷款或向持牌金融机构咨询办理业务[5] -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泄露个人信息不随意委托他人签订合同仔细阅读贷款合同明确额度、利率及还款方式[5] - 运用法律武器维权陷入困境时保持冷静向家长老师说明情况留存证据并立即报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