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 山东于9月11日公示2025年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结果 成为全国首个落实136号文的省份 标志着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正式落地[1] - 改革方案明确存量新能源项目按国家政策上限执行 增量项目引入市场化竞价规则[1] - 改革使新能源发电从固定上网电价模式转向市场化 不再是稳赚不赔的生意[1] 负电价现象与影响 - 山东是国内首个出现负电价的省份 2024年“五一”假期负电价时长超过40小时 而2023年同期为19小时[3] - 负电价出现的原因是电力供大于求 尤其在用电负荷低、风光出力高的时段 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是主因 山东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达9118万千瓦 位居全国第一[3] - 负电价是成熟电力市场的常见现象 可作为市场灵活调节的手段 激励用户从“按需用电”转向“按价用电”以促进新能源消纳[4] 车网互动(V2G)的发展与潜力 - 车网互动(V2G)被视为下一代重要的柔性资源 具备分布广、响应快、易调度等特点 能使电动汽车成为“移动储能”单元 实现与电网的能量双向流动[5] - 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140万辆 较“十三五”末增长超过五倍 充电终端达1610万个 山东省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88.93万辆 同比增长67.8% 占家用汽车总销量近一半[6]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2024年文件提出力争2025年底前建成5个以上示范城市及50个以上双向充放电示范项目 山东有4个项目入选首批试点[6] 车网互动面临的挑战 - 车网互动规模化面临多重障碍 包括技术标准不统一、商业模式不成熟、多方利益协调复杂及用户参与意愿不足[8] - 核心问题在于利益协调机制不明确 私家车主向电网放电的收益机制(上网电价)不清晰 峰谷价差有限 收益模式单一 难以形成足够经济激励[9] - 电力系统整体规划尚未充分纳入车网互动 跨部门协同不足 居民端缺乏差异化分时电价 限制了用户参与积极性[11] 山东在车网互动领域的实践 - 山东推出多项改革措施推动车网互动与电力现货市场衔接 2024年1月6日发布通知 允许充电设施运营单位自愿参与价格机制改革试点[10] - 山东电力组织了国内首个面向电力现货市场的大规模车网互动充放电验证活动 涉及多城市、多品牌新能源汽车车主[10] - 在验证活动中 山东电力采用“现货电价+阶梯容量补偿电价”模式 放电电价最高时段(18-19点)达每千瓦时3.71元 最低时段(10-13点)为每千瓦时1.42元 以提供充分激励[11]
推动车网互动成为应对负电价有效选项
中国电力报·2025-09-19 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