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股前瞻|2028年前欲发布首批100颗AI智算卫星,全产业链优势能否撑起国星宇航估值?
智通财经网·2025-09-19 16:12

行业背景与趋势 - 全球算力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AI算力成为资本市场热点板块 [1] - 传统地面算力发展面临电力短缺和散热导致的水资源浪费两大瓶颈 [1] - 基于在能源和散热方面的优势,太空算力成为新的部署方向,全球已有多家公司启动相关项目 [1] - 中国卫星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629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827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7.1% [10] - 在政策推动下,预计中国卫星行业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827亿元人民币增至2029年的2661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6.3% [10] - 卫星发射环节的市场增速预计最为领先,达到36.6% [10]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国星宇航是全球少数实现太空AI计算并构建天基算力网络的商业航天企业 [1] - 公司若成功在港上市,有望成为亚洲首个以“太空计算”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 [2] - 公司是中国商业航天行业的全链条参与者,专注于低地球轨道商业AI卫星的研发、制造、销售及运营 [3] - 以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中国从事卫星相关业务的前十大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中排名第八,市场份额为2.0% [13] - 在中国管理完整卫星产业价值链的前五大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中,公司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22.1% [14] 技术优势与里程碑 - 公司是中国第一颗AI应用卫星、第一颗AI智算卫星、全球首个AI智算卫星星座的发射者 [3] - 截至2025年8月17日,公司累计自主开发了6颗AI有效载荷、4颗AI应用卫星和16颗AI智算卫星,成功完成14次太空任务,共成功发射27颗卫星(其中21颗为AI卫星)[1][5] - 公司于2024年9月24日发布的XSD-15是全球首颗验证在轨运行AI大模型的卫星 [5] - 公司于2025年5月14日发射的AI智算卫星(XSD-37及XSD-38)的在轨算力达每颗卫星744 TOPS,为全球在轨算力最高的卫星 [5] - 公司开发了灵境引擎,可将2D卫星影像自动转换为3D模型 [4] - 公司计划建设由2800颗AI卫星组成的天基算力网,其轨道及频谱已获得国际电信联盟审批 [16] 业务构成 - 公司业务主要包括卫星及相关服务、星基解决方案以及其他服务三大板块 [5] - 卫星及相关服务提供有效载荷、平台及卫星研发、制造、组装、测试、发射协调、在轨交付及运营管理的端对端服务 [5] - 星基解决方案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及灵境引擎AI算法,提供定制应用方案,如城市3D数字建模,服务于空间智能与算力服务、数字城市应用等多个行业 [5] - 其他服务(智慧停车解决方案及软硬件代理服务)将在履行完现有合约义务后终止运营 [6]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从2022年的1.7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5.53亿元人民币 [6]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2.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11% [6] - 公司目前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至2024年的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6729万元、9069万元、6904.7万元人民币 [6]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亏损约为1.44亿元人民币,与2024年同期相当 [6] - 毛利率波动较大,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25.4%、14.0%、38.0%、10.1% [8][9] - 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占比较高,2022年至2024年管理费用占比分别为40.18%、25.86%、31.51%,研发开支占比分别为25.83%、10.54%、25.66% [8] - 经调整净亏损率呈现收窄趋势,从2022年的37.9%降至2024年的12.5% [9] 未来发展计划 - 公司计划在2028年前发射星算计划下的首批100颗AI智算卫星 [16] - 公司已于2025年5月14日成功发射全球首个由12颗AI智算卫星组成的星座 [4][16] - 公司就发射新增60颗卫星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