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新华社·2025-09-19 22:12
政策体系与排放控制 -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在“十四五”期间持续下降 [1] - 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1] - 积极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 [1] 全国碳市场建设 - 建成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现对全国6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管控 [1]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达7.14亿吨,累计成交额达489.61亿元 [1] - 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碳排放数据统计核算的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大幅提升 [1] 碳足迹管理与标准建设 - 牵头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指导发布100多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 [2] - 上线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定期发布全国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 [2] - 推动碳足迹规则标准实现国际衔接互认,帮助企业应对国际涉碳贸易壁垒 [2] 适应气候变化工作 -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印发实施,明确中长期适应气候变化目标任务 [2] - 深化39个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 [2] - 推动提升重点区域气候韧性,加强青藏高原等关键脆弱区域气候风险评估 [2] 未来工作方向 - 持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2] - 加快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2] - 健全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