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为173.65亿元,较上年提升3.03亿元,较“十三五”末提高62.74亿元 [1][2] - 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从“十三五”末的40.24万亿元增长至51.68万亿元,资产总额从44.33万亿元增长至53.31万亿元 [2] - 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等行业平均收入增长均在10%以上,半导体集成电路及面板制造行业平均利润增长超过100% [2] - 物料搬运设备制造、摩托车及零配件制造、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贵金属行业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居于前五位 [2] 产业结构与创新 - 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入围企业数量从15家增加至20家,半导体、集成电路及面板制造行业入围企业数量从6家增加至9家 [2] - 2025年500强企业研发强度为2.45%,同口径对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 [1][5] - 500强企业拥有有效专利166.32万件,较上年增加11.34%,拥有发明专利80.38万件,较上年增加12.07% [1][5] - 工程机械及零部件、锅炉及动力装备制造、轮胎及橡胶制品、水泥及玻璃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等行业“十四五”以来平均研发投入增长率均超过100% [3] 国际化经营 - “十四五”以来,500强企业海外营业收入占比从17.39%提高至19.10%,海外资产占比从15.77%提高至17.01%,海外员工占比从10.22%提高至11.17% [1][6] - 企业通过技术出海和本地化制造组装等方式推进高质量出海 [6] 企业案例 - 京东方科技集团排名较2024年提升11名至第61名,上海韦尔半导体排名提升44名至第404名 [2] -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排名上升5位至第43名,公司应用大数据和算法开发大模型加速数智化转型 [3] - 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排名上升21名至第18名,其高质量出海策略包括技术服务和本地化制造 [6]
财经聚焦丨这份“500强”榜单记录“中国制造”成长轨迹
新华网·2025-09-20 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