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津冀产业协作正由“施工图”变为“实景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9-20 22:07

京津冀技术合作与成果转化 - 北京输出至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3年70多亿元增长至2024年840多亿元 年均增长率达25% [1] - 科技成果区域转化效率和比重持续提升 产业协作从"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 [1] 算力基础设施与人工智能应用 - 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达每秒近10亿亿次 服务全国超百家企业 [3] - 河北综合算力指数保持全国第一 数字基础设施成为区域协同"隐形桥梁" [3] - 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天佑大模型通过AI检测轨道缺陷提升运维效率 [3] 智慧城市与数字技术应用 - 雄安城市计算中心为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提供网络计算存储服务 [4] - "多表集抄"系统实现远程抄表缴费与用水用电数据监测 独居老人长时间无水数据自动报警 [4] - 北斗智慧城市平台运用"北斗+5G室分"技术解决地下停车场精准导航问题 [11] 高端装备制造与产业链协同 - 特种机器人产业实现北京研发、唐山制造模式 防爆智能巡检机器人融合京津技术资源 [7] - 中信重工开诚智能消防灭火机器人流量达每秒80升 射程85米 相当于8名消防员工作量 [7] - 煤矿作业机器人可执行巡检、喷浆、异物分拣等井下任务 [7] 汽车产业链区域配套体系 - 津冀300多家关键零部件企业进入北京汽车供应链 [9] - 廊坊莱尼线束拥有31条奔驰生产线 年产能72万台套 专供北京奔驰新能源汽车 [9] - 生产线每4秒下一根线 京津冀一小时汽车零部件配套圈日趋完善 [9] 钢铁产业智能化升级 - 首钢京唐公司AI算法接管90%以上操作 实现"一键炼钢" [11] - 无人天车与智能仓储系统实现钢卷装卸零差错 [11] - 成品码头成为河北钢材下水量最大单体枢纽 承接北京顺义冷轧厂等海运业务 [11] 创新生态与产业集聚 - 雄安中关村科技园注入北京创新基因 提供税收优惠、房租及用人补贴 [11] - 企业聚集实现"上下楼即产业上下游"协同效应 [11] - 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覆盖数字智能、绿色低碳、智慧生活等领域创新成果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