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庆持续提升工业“含绿量”(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日报·2025-09-21 06:00

产业结构优化 - 持续提升低能耗、高产出产业规模占比 扩大绿色新兴产业增量[1] -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规模 2021-2024年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2.3%[3] - 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压减至25%以下 优于全国平均水平[3] 绿色产业集群发展 - 聚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三大万亿元级主导产业集群[2] - 2024年前8月新能源汽车产量达69万辆 同比增长31.4%[2] - 集成电路产量76亿块 同比增长65.6% 笔记本电脑出口均价提高9.8%[2]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 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70家 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6个[4] - 国家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29.5%[4] - 形成绿色信贷等绿色金融产品330余款 赋能绿色制造主体培育[4] 企业绿色创新实践 - 博世氢动力系统公司量产300千瓦氢动力模块 49吨重型卡车将在新疆规模化运营[1] - 华峰化工自主研发己二酸新工艺 碳综合利用率超96% 年产能达135.5万吨[4] - 九龙坡区集聚高新技术企业736家 科技型企业4455家[1] 资源循环利用成效 - 形成年利用废钢铁450万吨、再生铝60万吨、废旧轮胎20万吨、铸造废砂30万吨的循环利用产能[6] - 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常年保持70%以上[6] - 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水耗累计下降15%以上 达到国家"十四五"节水目标[6] 园区低碳化建设 - 建桥工业园区低碳环保产业产值年增长约20%[4] - 数智产业园建成重庆市首个标准厂房光伏储充一体化项目 水重复利用率连续3年超97%[5] - 海螺水泥通过资源化处置项目年节约标煤4.2万吨 实现厂区全封闭管理和超低排放改造[6] 新能源应用部署 - 长安汽车两江工厂屋顶铺设15万余片光伏组件 总面积超40万平方米[1] - 光伏储充一体化项目实现余电上网[5] - 构建全生命周期循环经济基础设施 降低企业生产能耗与排放成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