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丨山河共织千载梦 薪火相传焕新颜
新华社·2025-09-21 11:16

文化遗址保护与考古发现 - 青海玛多县扎陵湖畔发现并确认沉睡2200多年的“尕日塘秦刻石”,国家文物局已启动保护工作并将围绕扎陵湖、鄂陵湖区域组织开展区域性考古调查[4][6] - 宁夏西夏陵作为新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进入预防性预防阶段,新建监测中心全面覆盖遗产本体、自然环境、日常管理等监测内容,确保遗产变化可监测、风险可识别[6] - 拉萨布达拉宫使用1000多个传感器24小时记录主体建筑环境温度、墙体与立柱倾斜角度等数据,以监测建筑稳定性[9] 文物修复与数字化技术应用 - 三星堆博物馆利用AI技术辅助实现2号青铜神树的数字复原,将30多件青铜残片重组为高达2.88米的数字神树,并计划借助3D打印技术重现器物立体原貌[7][9] - 甘肃敦煌莫高窟通过“寻境敦煌”VR展览让游客沉浸式体验飞天等神话人物,并发布“数字藏经洞”数据库平台,集纳中、英、法等多国机构收藏的9900多卷敦煌文书经卷和60700多幅图像数字资源[17][18] -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运用多曲面融合投影、全息影像等技术复现历史场景[15]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 - 新疆《玛纳斯》史诗通过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江努日·图日干巴依的传授及买买提吐尔干·艾色克的摇滚版演绎等方式传承,并在2024年春晚与《江格尔》《格萨尔王》同台绽放[11] - 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的侗族乐器制作非遗传承人陆东辉通过改良工艺让传统琵琶演奏多曲风歌曲,其工坊收入从第一年不到3万元增长至去年36万余元[20] - 丽江古城恒裕公民居博物馆以百年老宅为场景打造写真拍摄项目和研学旅游产品,实现古民居活态传承[25] 文旅融合与经济效益 - 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在今年前8个月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8.85%和49.9%[20] - 陕西延安宝塔山景区升级解说系统并以快板、陕北说书等形式让革命故事走进机关、学校、社区[13] - 广西桂林通过举办主题展览、组织观看抗战剧等系列活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展现“文化抗战”的丰富内涵[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