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马铃薯和番茄竟然是近亲(唠“科”)
人民日报·2025-09-22 06:41

马铃薯起源研究 - 马铃薯基因组为杂交起源,约40%基因来自番茄祖先,60%基因来自类马铃薯植物[1] - 杂交事件发生在约八九百万年前的南美洲安第斯山脉[1] - 此次杂交创造新物种并催生出全新器官块茎[1] 块茎形成机制 - 控制块茎形成的关键基因来自双亲,例如主开关基因SP6A源自番茄,调控匍匐茎生长的IT1基因源自类马铃薯植物[2] - 基因通过杂交重组形成全新调控网络,促成块茎出现[2] - 块茎作为超级外挂,能储存大量养分并通过芽眼进行无性繁殖,赋予马铃薯极强环境适应能力[2] 进化理论印证 - 马铃薯的诞生印证间断平衡理论,进化在漫长平稳期中穿插短暂剧烈的快速分化阶段[2] - 杂交发生时正值安第斯山脉快速抬升期,环境剧变促使拥有块茎的初代马铃薯成为生存赢家[2] 育种应用前景 - 基础研究转化为育种实践创新动力,例如优薯计划通过基因组设计育种将无性繁殖改造为有性繁殖[3] - 研究提出新育种路径,利用番茄作为遗传底盘导入块茎形成关键基因,培育地下结土豆、地上长番茄的新型作物[3] - 实现精准育种需挖掘更多调控因子,因块茎形成受光照、温度、激素等多种因素精细调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