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去撞击小行星
人民日报·2025-09-22 07:47
小行星探测与防御行业现状 - 太阳系中存在数十亿颗小行星 分为近地小行星 主带小行星 特洛伊小行星 半人马小行星和柯伊伯带小行星等类别[4] - 小行星被视作太阳系形成与演化的活化石 富含铁 镍 铂族金属以及水冰等战略资源[4] - 全球已开展10余次小行星探测 防御与勘察任务 包括日本隼鸟号采样返回 美国深度撞击任务等[5] 中国小行星探测规划 - 中国嫦娥二号探测器曾对图塔蒂斯小行星完成飞越探测并传回数百张高清照片[5] - 天问二号探测器于2025年5月成功发射 目标是对近地小行星进行采样返回[5] - 计划2027年前后实施小行星在轨处置演示验证任务 通过动能撞击改变目标轨道并评估效果[8] 小行星撞击风险与防御技术 - 近地小行星是对地球最具潜在威胁的天体之一 联合国将其列入二十大生存威胁[6] - 人类仅完成1%近地小行星轨道编目 编号2024 YR4小行星曾出现3.1%撞击概率[7] - 2025年9月3日 直径38米的2025 QD8小行星以12.5千米/秒速度在21万公里处掠过地球[7] - 中国提出构建天地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 采用动能撞击为主的多技术处置方案[8] 小行星资源开发经济价值 - 小行星资源开发包括勘察评估 开采加工 运输利用等环节 可形成太空供应链[10] - 700余颗已探测小行星的单颗价值超过100万亿美元[11] - 主带小行星资源未来30年开发价值预估超过7万亿亿美元[11] - 空间核能源与量子技术突破将推动行业向智能化商业化发展[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