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宏观趋势 - 电池新能源产业正从高速增长的量的积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质的飞跃 [3] - 2025年是中国能源转型提“质”焕“新”的关键之年 [4] -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持续领跑全球,新能源车产销量连续十年世界第一,动力电池装机量占全球七成,储能电池市场份额超九成 [6] - 全球锂电产业已形成中国主导、多极协同的分布格局 [9] 中国锂电产业格局 - 中国锂电产业链形成“区域集聚,多点开花”的区域发展格局,四川遂宁等8大城市展现强劲发展动能 [9] - 四川遂宁已构建“锂资源开发—材料制造—电池生产—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产业集群,成为西南最大锂电材料集散地,聚集天齐锂业、盛新锂能、四川裕能、蜂巢能源等企业 [10] 固态电池技术与产业化 - 固态电池成为全球锂电领域明确趋势,是安全的核心突破口和全球研究焦点 [11][15] - 国家给出清晰路线图:2026年启动硫化物固态电池装车示范,2027年推进1000辆示范应用,2030年实现500Wh/kg能量密度目标 [14] - AI技术融入正助推固态锂电池产业化加速落地 [14] - 当前液态锂电池仍占全球动力电池95%以上份额,预计未来5至10年内主导市场,并朝高镍化、硅碳负极、半固态方向升级 [14] - 全固态电池是对现有液态电池从材料、设计到制造的全方位颠覆性技术,目前存在172个技术挑战,最关键的是固固界面接触等六大难题 [22] - 产业端催化不断,国内外车企和电芯企业已设立量产装车目标,中国预计成为未来3-5年产业化推进最快国家 [15][18][19] - 乐观预期2027年实现稳定生产装车验证,规模化量产需看2030年后,全固态电池规划的产业化节点从2030年提前至2027年 [19][22] - 2024年半固态电池出货量迈入GWh量级,开始向高端消费、无人车及乘用车领域渗透 [22] - 研究机构EVTank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达614GWh,全固态电池占比近30% [22] - 行业共识认为固态电池量产初期成本将是现有电池2倍以上(即大于1元/Wh),随后通过技术迭代缓慢下降,反驳了2026年成本降至1元/Wh的夸大观点 [25] 钠离子电池发展与前景 - 钠离子电池迎来重要发展窗口,其安全性高、低温性能优异、倍率性能突出且具备显著性价比潜力 [26] - 2023年中国钠离子电池实际出货量0.7GWh,2024年出货量约3.7GWh,同比增长428%,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达3.5GWh [27] - 储能是目前钠离子电池主要应用方向,2024年储能领域出货量约2.3GWh,市场份额62%,2025年上半年储能市场份额为55.2% [28] - 预计未来三年钠离子电池年均出货量超50GWh,2030年全球出货量有望突破1000GWh,产值达3000亿元 [28] - 钠离子电池短期依靠倍率性能和低温性能优势占据细分市场,长期发展机会在于成本降低 [28]
聚焦固态及钠电池突破 “锂电之都”撬动千亿级产业变革
中国经济网·2025-09-22 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