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古老毛皮滑雪板制作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政府支持和传承人创新下成功实现文旅融合与产业化发展,成为当地冰雪经济的亮丽名片 [3][6][9] 行业概况与历史传承 - 毛皮滑雪板制作技艺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历史超过百年,斯兰别克家族已传承至第五代 [2][3] - 阿勒泰地区拥有约1.2万年历史的滑雪岩画,被公认为人类滑雪起源地 [7] - 古老毛皮滑雪板曾是该地区先民冬季必备的出行工具和生存利器 [3][4] 产品特点与工艺创新 - 产品形态多样,从两米长实物滑雪板到巴掌大小纪念品,满足不同需求 [1][6] - 工艺核心在于使用马腿毛皮,下坡时顺向皮毛利于滑行,上坡时逆向皮毛增大摩擦力实现制动 [5] - 引入机械设备替代部分手工,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精美度 [6] - 开发迷你滑雪板纪念品,单个雪季销量达三百副 [6] 市场推广与销售渠道 - 通过工作坊、滑雪场展示厅、机场特色商品店等线下渠道销售,成为备受游客青睐的文化纪念品 [6][9] - 借助互联网向全国冰雪运动爱好者展示制作过程,推动技艺转型为代表性文旅产品 [6] - 产品吸引众多游客和滑雪爱好者购买,切实改善了传承人的生活条件 [3] 政策支持与产业效应 - 当地政府提供工作坊和展览室支持,并认定传承人身份,加强对非遗技艺的保护 [3][6] - 2024-2025年雪季阿勒泰四大滑雪场日均接待游客约1.5万人次,总体旅游接待量同比增长20% [9] - 自2020年起将滑雪纳入中小学体育必修课,已培养注册青少年冰雪运动员360余名 [9] 文化影响与品牌建设 - 传承人斯兰别克曾亮相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向世界展示该项冰雪技艺 [10] - 毛皮滑雪板已成为阿勒泰文旅产业的亮丽名片,连接古老滑雪起源与现代冰雪运动 [9][10] - 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工作坊、现场演示制作过程,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9]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 | 斯兰别克·沙合什:用半世纪坚守焕新滑雪“活化石”
央视网·2025-09-22 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