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果园筹钱还债:近两年业绩严重恶化,老板曾称不会迎合消费者
观察者网·2025-09-22 18:27

融资与市场反应 - 百果园集团宣布配售约2.795亿股H股,配售价为每股1.17港元,较协议签订日收市价1.45港元折让约19.31% [3] - 配售股份占H股总数约19.2%,占股份总数约18.2%,预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25亿港元(约合2.98亿元人民币) [3] - 融资消息宣布后次日(9月22日),公司股价开盘报1.52港元,收盘报1.75港元,单日涨幅达20.69% [1] - 配售所得款项约61.5%(2亿港元)用于支付贸易应付款项,30.8%(1亿港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7.7%(0.25亿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3] 财务状况与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毛利为7.64亿元,同比下降41.9%,归母净亏损为3.86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3.7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5.94亿元减少约21.8%,毛利为2.16亿元,较去年同期6.19亿元减少约65.1%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亏损3.42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盈利0.89亿元,由盈转亏 [5] - 公司流动负债达40.93亿元,资产净值为24.65亿元,资产负债结构失衡风险凸显 [4] 盈利能力与毛利率 - 公司毛利率由2024年上半年的11.1%减少至2024年下半年的3.1%,2025年上半年略微回升至4.9% [5] - 毛利率下降与公司自2024年下半年起优化产品阵容,聚焦高性价比产品以应对消费疲软环境有关 [5] - 尽管采取策略调整,但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与利润端的下滑态势未被遏制,策略未达预期效果 [6] 门店网络与运营策略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零售门店数量为4386家,较2024年同期的6025家净减少1639家,减少约27.0% [7] - 门店减少源于公司鼓励加盟商将高租金门店搬迁至低租金门店,并聚焦于更具可持续性的优势门店 [7] - 大规模关店虽有助于削减成本,但也导致市场覆盖率收缩与品牌势能弱化 [7]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策略 - 公司高管提出商业分为“利用消费者无知”和“教育消费者成熟”两类,并宣称坚持后者,不会迎合消费者,此言论引发舆论争议并登上热搜 [6] - 公司面临“高端定位”与“大众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其坚持教育消费者的理念被指脱离实际 [7] - 水果零售行业已进入高性价比主导阶段,公司若维持高定价策略且缺乏根本性降本能力,将难以打破亏损循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