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以来连续十二年实现100%履约 累计成交金额55.44亿元
中国新闻网·2025-09-22 18:51

上海碳市场历史表现与规模 - 上海碳市场自2013年开市以来现货累计成交2.65亿吨 累计成交金额55.44亿元[1] - 市场是全国唯一连续十二年实现100%履约的试点地区[1] - 市场覆盖钢铁 化工 汽车 航空 水运等28个行业400余家企业 碳配额总量约1亿吨[1] 市场机制与交易创新 - 上海推出电-碳协同机制 2025年1月至9月上海绿电交易超过80亿千瓦时[1] - 创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激励机制 对表现突出企业给予0.3%或0.5%的免费配额奖励[1] - 至2025年8月底共举行配额有偿竞价发放16场 有偿发放总量2668万吨 竞买成交总量1045.71万吨 总成交金额6.28亿元[2] 碳金融产品与服务发展 - 初步形成碳现货+碳远期联动模式[2] - 在碳远期 碳质押 碳回购 碳保险 碳中和指数等方面形成一系列实践案例[2] - 推出碳基金 碳信托 配额质押贷款保证保险 草原碳汇遥感指数保险 碳回购履约保证保险等产品[2] 碳普惠机制建设 - 建成碳普惠管理运营平台 创新开展一键式碳账户管理体系[2] - 碳普惠专区累计吸引超20万名民众开户 近500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参与 签发10万多吨减排量[2] 未来发展规划与重点任务 - 未来将聚焦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质增效行动等三大行动 提出16项重点改革任务[3] - 重点任务包括建立健全配额总量管理制度 健全碳普惠可持续运行管理机制 丰富碳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等[3] - 在有序发展碳金融方面重点围绕三大方向突破 包括适时丰富市场参与主体 支持碳资产纳入金融机构合格担保品范围 推动建立碳市场与绿色金融市场信息互通互认机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