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观察)中国加快制定国家标准 推动预制菜走向“明白菜”
中国新闻网·2025-09-22 21:18

行业监管动态 - 中国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正组织多部门研究并加快推进预制菜国家标准的制定[1] - 监管机构大力推广在餐饮环节对预制菜使用情况进行明示以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1] - 国家层面已出台文件明确预制菜定义: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不包括主食类食品[1] - 连锁餐饮企业广泛应用的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被明确不纳入预制菜范围[1] - 广东 上海 湖南等地已积极探索预制菜明示 如要求在产品名称上标示"预制菜"或"预制菜肴"[3] 市场发展与行业趋势 - 为满足出餐快 菜品全 消费量大的需求 大众餐饮快速推进了餐饮工业化发展[2] - 商业模式呈现中央厨房与连锁门店组合发展的趋势[2] - 预计到2030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749亿元人民币[2] - 未来十年行业复合年均增长率或超过10%[2] - 行业发展面临标准不完善和消费者信任度低等挑战[2] 消费者认知与行业挑战 - 消费者与餐饮经营者之间存在对预制菜的认知差异 根源在于经营者关注产品本身而消费者关注生产方式[1] - 消费者对餐厅使用预制菜存在信息不透明的担忧 餐饮业后厨对消费者而言是陌生和不可控的[1][2] - 消费争议焦点在于"不怕预制 怕不告诉消费者" 要求监管兼顾餐饮工业化和消费透明化[2] - 多数经营者因缺少认定标准与强制性明示要求而采取不予明示的做法[3] - 消费者不抵触使用预制菜 但要求必须给预制菜"亮明身份"[3] 企业实践与前景 - 一些连锁餐饮企业的点单小程序上已出现"新鲜肉类 蔬菜制作"或"央厨制作"等标识[3] - 经营者若能主动向消费者明示自己认定的"预制菜" 将赢得消费者信任与市场回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