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潘功胜:“十四五”金融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新京报·2025-09-22 22:07

金融体系规模与全球地位 -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1] - 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1] - 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 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2] -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满足科技型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融资需求 [2] - 2024年9月以来出台一系列货币金融政策举措,有效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信心 [2] 货币政策框架与传导机制 - 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3] - 持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创设实施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优化信贷投向 [3] - 强化利率政策的传导与监督,注重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之中的决定性作用 [3] 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成效 - 截至今年6月末,与2023年初相比,融资平台数量下降超过60%,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过50% [5] - 优化调整首付比、房贷利率等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每年可为超过5000万户家庭减少利息支出约3000亿元 [5] - 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较峰值明显压降,债券违约率保持低位 [5][6] 金融市场稳定运行措施 - 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外汇市场参与主体更加成熟,汇率避险工具使用更广泛 [6] - 探索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创设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工具 [6] - 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不断健全支持资本市场的长效机制 [6] 货币政策立场与未来取向 - 中国的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当前立场是支持性的,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7] - 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和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 [8] - 政策目标是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支持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