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青岛地铁打造轨交绿色低碳转型“青岛样板”
齐鲁晚报网·2025-09-22 22:55

公司绿色发展战略与目标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以绿色为底色、智慧为引擎,全面构建绿色城轨体系,从能源消耗大户向绿色城轨践行者转型 [1][2] - 公司锚定节电30%、降碳50%的绿色发展目标,以绿色转型为主线,以清洁能源和人工智能为支撑,系统推进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2] - 公司在2022年率先发布绿色城轨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三步走战略:2025年建成绿色发展体系、2030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 [2] - 公司年总电耗成本占年运营成本10%,通过绿色实践预计在2025年实现线网年节电1亿度,光伏年发电4300万度,年降碳9.1万吨 [2][6] 绿色技术与智慧赋能 - 公司采用列车全自主运行系统、飞轮储能、车辆灵活编组、多源热泵、装配式建造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多项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 [3] - 公司构建虚拟电厂平台、线网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多专业协同控制算法集群三维控制架构,打造新型能源体系智慧大脑,实施轨道交通+人工智能行动 [3] - 公司建设线网云平台和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推动大模型、智能体技术与绿色低碳发展深度融合 [3] - 公司应用AI赋能智慧管控系统,进一步降低运维成本,通过装配式建造、渣土资源化利用及备件零库存管理实现全生命周期降本增效 [3][6] 能源系统变革与创新 - 公司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源网荷储控一体化系统,打造交通+能源新型能源体系,实现能源系统变革 [3] - 在绿电引入方面,利用地铁资源建设200兆瓦分布式光伏,规划100兆瓦集中式光伏开发,拓展海上光伏引入、绿电直连等应用场景 [3] - 在电网互联方面,依托506公里中压供电环网,打造网间互联、全域贯通的供电网络,实现电能实时双向流动、功率动态均衡 [4] - 在负荷调配方面,深度发掘200兆瓦负荷调节潜力,布局V2G充电桩、大功率充电设施、重卡充(换)电等多元能源消纳新场景 [4] - 在储能增效方面,科学布局电化学储能、飞轮储能、海底隧道抽水蓄能系统等多元化储能技术,提升能源系统韧性 [4] 绿色产业生态培育 - 公司立足绿色产业融合行动,打造涵盖新能源、资源循环、绿色节能的绿色产业生态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5] - 在新能源领域,构建光伏+储能+虚拟电厂+售电公司+能源托管多维发展的新型能源产业,形成技术+市场+服务的立体化产业生态 [5] - 在资源循环领域,打造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环保产业体系,拓展资源循环产业、绿色新型材料等业务,作为新的企业战略增长引擎 [5] - 在绿色节能领域,以复合储能、综合能源服务等核心业务为支撑,形成标准化方案及产品,逐步推广至轨道交通、工业园区等行业 [5] 行业引领与城市赋能 - 公司的绿色实践超越轨道交通本身,成为推动城市绿色发展的强大引擎,落实青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目标 [6] - 公司形成技术输出-资源循环-空间优化-产业培育的发展模式,为全国提供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绿色低碳协同发展的青岛样板 [6] - 公司先后获批交通运输部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单位、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单位等,走在行业及省绿色低碳发展前列 [7] - 公司形成涵盖绿色线网指标、节能标准、绿色设计、绿色装备、全生命周期碳管理的一系列绿色标准,为行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体系 [7]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坚持规划先行、效能提升、源网荷储、绿智融合、生态培育的发展方向,围绕人工智能+能源新业态、人工智能+新能源两大典型场景 [8] - 公司计划进一步拓展绿电规模,将绿电占比提升至20%以上,推进AI赋能智慧能源、虚拟电厂精准控制与智能运营 [8] - 公司计划输出绿色标准,将绿色发展方案推广至全国轨交行业,打造世界一流标杆企业,为全国低碳交通贡献青岛智慧与青岛力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