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智”造“新引擎” 安徽“往前赶”
新华社·2025-09-22 16:58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展示智能搬运机器人、全向平衡重式AGV等三款AGV系列产品,展现智能制造复杂物流场景解决方案 [3] - 安徽合力已形成8大类、22个品种的AGV全系列产品,提供智能物流整体解决方案服务,覆盖存、取、拣、收、发、补等多个应用场景 [5] - 安徽省近两年累计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资金达25.23亿元,带动支持项目近千项、金融机构资金357亿元,拉动企业投资1543亿元 [5] - 安徽省累计打造省级龙头企业示范项目109个,带动2700多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规上工业企业已100%启动数字化改造 [6] 新兴产业与汽车产业优势 - 安徽省汽车产量、新能源汽车产量、汽车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全球近10%显示面板、全国约8%工业机器人、10%汽车、11%新能源汽车、15%家电、20%光伏组件、30%光伏逆变器、50%光伏玻璃在安徽生产 [8] - “十四五”以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速约为规上工业增速的2倍,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由2020年的40.3%提高到2024年的43.6% [9] - “十四五”以来安徽企业研发投入突破千亿元大关,拥有200多家“国字号”创新平台,打造3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数量居全国第3位 [8] 未来产业布局 - 安徽省加快布局空天信息产业,首次提出深空经济概念并系统梳理发布中国深空经济十大产业方向,国际深空探测学会在合肥成立 [10] - 合肥已汇聚量子企业93家,覆盖量子芯片、测控设备、软件、应用及产业资本全链条,加速涌现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祖冲之三号”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等前沿成果 [11] - 安徽省正在建设通用智能、量子科技、空天信息等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推动设立未来产业发展基金,发展未来产业“新星企业” [13] 科技创新生态与政策支持 - 安徽省出台《安徽省加快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机制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培养服务新兴产业人才超过200万人,企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研发机构、发明专利占全社会比重均超过85% [8] -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高标准建设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加快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