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如何提升种粮质效(新知)
人民日报·2025-09-23 05:55
再生稻种植效益 - 再生稻头季平均亩产达600公斤,再生季亩产预计150公斤,每亩预计为农户增收280多元 [1] - 湖南祁阳16.38万亩再生稻头季平均亩产达719.3公斤 [1] - 每亩再生稻可节约生产成本400—500元,具有减少成本的直观优势 [1] - 再生季水稻米质与口感更优,市场售价更高,实现投入低产出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收益高 [2] 再生稻种植技术与挑战 - 再生稻利用头季水稻收割后稻桩上的休眠芽再次萌发,实现一次栽插两次收获 [1] - 再生稻种植省去二次育秧、插秧环节,再生季生长周期短、病虫害较少,可节约化肥、农药用量 [1] - 传统联合收割机履带宽、割幅窄,在收获头季稻时会对稻桩造成大面积碾压,导致再生季产量锐减 [2] - 通过研发窄履带、宽割台专用收割机以及创新"宽窄行种植模式"解决碾压问题 [2] 政策支持与行业前景 - 农业农村部印发文件,明确力争到2030年全国再生稻面积新增1000万亩左右的目标 [3] - 加快良种良法配套,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强化政策支撑保障,促进再生稻持续稳定发展 [3] - 再生稻有助于盘活我国南方地区光热资源,推动耕作制度优化 [3] 农业科技应用与推广 - 多光谱无人机精准施肥、北斗导航精准插秧与收割、远程监测土壤参数等科技进步为稳产增产提供支撑 [3] - 中国杂交水稻已在20多个非洲国家推广种植,农业技术成果加速推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