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刀枪,文心长城(新作速评)
人民日报·2025-09-23 07:19
电视剧《阵地》核心内容 - 电视剧《阵地》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播出,讲述郭沫若、夏衍、田汉等爱国文化人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笔为枪坚守文化抗战阵地,唤起民众救亡图存意识,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故事 [1] 叙事手法与艺术特色 - 作品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艺术原则,运用“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的创作手法,通过符合人物逻辑的艺术想象完成宏大叙事 [3] - 剧集结构采用“集首有交代,集中升高潮,集末留悬念”的方式,并贴近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观众鉴赏习惯 [3] - 作品生动刻画了众多文化界人士,如焦菊隐与欧阳予倩的戏剧观差异、王鲁彦反“盗版”的鲁莽、徐悲鸿和丰子恺对舞台美术创新的豁达,展现了他们志同道合却个性迥异的形象 [2] 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 - 剧中通过《救亡日报》复刊、杂文刊物《野草》创办、话剧《屈原》成功上演等事件,反映出打败侵略者不仅依靠军队,也需依靠“文化的军队” [3] - 作品深刻阐释了文化的力量和统一战线的力量,其道理昭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下,仍需坚守文化阵地,坚定文化自信 [3] - 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这一论断为在民族复兴之路上建设文化阵地提供了根本遵循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