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我国银行业总资产位居世界第一
新华网·2025-09-23 07:35

金融业总体发展成就 - 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金融机构、市场、产品体系更加健全,金融服务的质量、效率、普惠性大幅提升,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3] - 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4]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7]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5] - 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初步形成 [4]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20% [4] - 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分别为27.2%、21.7%、10.1% [5]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5] 资本市场发展 -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是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 [5] - 近5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到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达31.6%,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 [5] - A股市场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7] - 纵深推进科创板、创业板改革,设立并高质量推进北交所建设,持续深化新三板改革 [7] 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与数字金融 - 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4] - 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基本建成 [4] - 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服务" [5] 保险业与资产管理 - 保险业累计赔付9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61.7% [5] - 农业保险为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商业养老、健康保险积累准备金11万亿元 [5] - 信托、理财、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近100万亿元,规模较"十三五"末翻一番 [7] 金融对外开放与国际影响力 -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过10万亿元 [9] - 境外机构熊猫债券发行规模超过1万亿元 [9] - 人民币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在SDR货币篮子中权重位列第三 [9] - 全球前50大银行有43家在华设立机构,4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半数已进入中国 [9] - "十四五"时期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来华展业兴业,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 [9] 外汇管理与国际收支 - 外汇储备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近两年在3.2万亿美元以上,发挥国家经济金融"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8] - 直接投资项下已实现基本可兑换,跨境证券投资形成多元制度安排,跨境债务融资实施全口径宏观审慎管理 [6] - 凭指令即可办理外汇业务的企业数较2020年末增长5倍以上,取消贸易外汇收支名录登记等行政许可,行政许可业务笔数下降超70% [6] 金融风险防控 - 有序处置金融领域一批突出风险点,有效防范化解外部风险冲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3][10] - 5年来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40%,主要监管指标处于"健康区间" [10] - 行业抵御风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50万亿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