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在2024年下降至29.3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16.3% [2]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较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 [2] - 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在2024年达到90.4%,首次突破90% [2]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 - 蓝天保卫战方面,累计完成散煤治理4100万户,并在"十四五"期间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 [2] - 碧水保卫战方面,查出入河排污口36万余个、入海排污口6.3万余个,七大流域和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分别达到90%和93.3% [2] - 净土保卫战方面,基本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累计完成10万余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 [2] 绿色低碳发展进展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启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2] - 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绿色发展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明显提升 [2]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成效 - 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全国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较"十三五"末增长58.8% [3] - 全国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较"十三五"末增长72.4% [3] - 将以打击非法倾倒填埋固体废物及"新三样"固体废物为重点,加快建设危险废物全过程环境监管信息系统 [3] 产业结构与绿色金融支持 - "十四五"期间全国"两高"项目环评审批数量持续下降,而风电和新能源汽车项目环评数量增加,2025年上半年同比分别增长44.4%和31.3% [4] - 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汇聚5000多项优秀科技成果 [4] - "十四五"以来有100多个项目获得金融机构支持 [4]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 全国已建成"两级、三类、一清单"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各地发布省、市两级管控方案 [5] - 划定三种类型4万多个管控单元,制定差异化准入清单 [5] 美丽中国建设布局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已完成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行动方案编制 [6] - 将选取5个左右省份、50个左右城市、100个左右县开展先行区探索,目标到2027年取得实践和制度创新成果 [6] - 大力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实施"一湾一策"的美丽海湾提质增效行动 [6]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2025-09-23 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