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写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
人民日报·2025-09-23 08:43

农业政策与战略方向 - 国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支撑,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 - 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扎实有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3] -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步伐不断加快,去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比上年末提高0.84个百分点 [13] 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 - 全年粮食产量有望继续站稳1.4万亿斤台阶,夏粮稳产丰收,早稻实现增产,秋粮丰收在望 [3] - 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 [4]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 [6] 现代农业技术与产业升级 - 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通过“四良融合、机制赋能、科技支撑”实现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高产创建示范户预计亩均增产50公斤 [4] - 山东烟台大户陈家村向科技要效益,聘请专家团队科学决策,农业物联网实时监测作物长势,智能分选和冷链物流体系完善,村集体收入超过1.8亿元 [4] - 产业链条延伸,从卖初级农产品到挖掘多元价值,建设鲜果到果汁、果酒的全产业链,并发展旅游业 [5] 农民收入与生活品质 -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11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0年的2.56降到2.34 [9] - 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2%,全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9% [9] - 福建澳角村去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万元,浙江洋港村村民经营“共享田园”年收入超10万元 [7][9] 乡村建设与公共服务 - 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行政村5G通达率超90%,95%以上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建设农村敬老院超1.6万家 [11] -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2199个县(市、区)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国50%的县将建立“教联体” [13] - 基础设施完善带动乡村新业态发展,如江西罗坑村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2万元,湖北乐天溪镇出现返乡创业开设的西餐厅等新消费场景 [12] 农业品牌与特色产业 - 河南卫辉市狮豹头乡打造“南寨沟山小米”品牌,通过农旅融合让小米成为增收致富的“金米” [5] - 四川苍溪县科研团队杂交选育出晚熟猕猴桃新品种“鑫中1号”,填补市场空档期 [6] - 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超过8.6万个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