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古今智慧守护“中国饭碗” 从农具变迁看我国农业发展
环球网·2025-09-23 06:33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金秋时节,神州大地稻黍金黄、瓜果飘香,呈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丰收盛景。丰收里满载幸福,丰收里寄托着希望。今天(23日)是农历秋分,我国迎来第 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的主题是"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从古至今农事活动中使用的农具,承载着农耕文明的记忆与匠心。跟随记者走进中国农业 博物馆,探寻古老农具背后沉淀的智慧。 总台央视记者 张琪: 走进中国农业博物馆的中国传统农具陈列馆,400多平方米的展厅按照耕、种、管、收四个环节,陈列着150多件套中国古代农具,凝 结着我国农民世世代代的巧思。 眼前这个设计了弯曲部件的犁叫曲辕犁,发明于唐代,一直沿用至今,制作材料有木材和铁。曲辕犁轻巧柔便,利于回旋,特别适宜江南地区水田面积小、 地形复杂等特点。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 胡泽学: 这个犁评,就相当于汽车挂挡,要犁浅,就把刻度往高提,犁镵离地面就高了,犁的时候就浅了。如果要犁深,就把犁评 的刻度往低调。 总台央视记者 张琪: 这个像"小推车"一样的农具,叫耧车,它发明于西汉时代,是古代的播种机。 与现代的高效播种机类似,耧车能将开沟、下种、覆土三道工序一气呵成,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 在古代,没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