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珠宝级珍珠占比达6%:开江如何成为西部珍珠产业标杆
新京报·2025-09-23 16:40

品牌发布与产业大会 - 首届西部珍珠产业发展大会暨珠宝博览交易会将于9月27日启幕 [2] - 中国西部珍珠产业区域公共品牌“西珠”正式发布 [2] 自然资源与养殖规模 - 开江县总面积1033平方公里 拥有“三山微水七分田”的地貌和北纬31度的气候优势 年日照1400小时 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 年均气温16.6℃ [5] - 创新实施“四大循环”养殖模式 在长江上游率先形成规模化育珠生产 [5] - 已建成蚌苗孵化基地 年产蚌苗8000万个以上 苗种自给率达100% [5] - 全县珍珠蚌养殖面积达1.7万亩 包含7大养殖片区 最低年产珍珠25.5吨 占全国淡水无核珍珠的20% [5] - 珍珠蚌养殖规模和产量均居西部第一 珠宝级珍珠占比最高达6% 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2%-3% [5] 产业链与园区建设 - 已建成西部地区唯一的珍珠产业园 与浙江诸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中国珍珠行业协会达成深度合作 [8] - 园区功能布局涵盖珍珠加工、交易、文化展示与配套服务等多个板块 系统开发珍珠食品、饰品、药品、珠宝和护肤品五大产品体系 [8] - 不断完善鉴定检测、工艺雕刻、智慧物流等配套服务 并延伸发展翡翠玉石加工、饰品研发等相关产业 积极拓展百亿级时尚饰品市场 [8] - 国内一批知名企业相继入驻产业园 推动珍珠产业实现从养殖到加工、设计、销售的全链条“成链式开发” [8] - 通过延伸批发交易、展示展销、直播电商等环节 加快构建一二三产融合、产销研一体的全产业链集群 目标形成东有诸暨、南有深圳、西有开江的“三足鼎立”产业新格局 [9] 产业融合与创新业态 - 深化“文旅+百业”与“百业+文旅”双向赋能 推出盲盒开蚌、塘口美食、研学体验、云上养殖等多元业态 [8] 政策支持与企业服务 - 组建“三员队伍” 推行“企业秘书”制度 提供全程代办和“不见面审批”等四项服务 [12] - 出台《支持珍珠(珠宝)产业发展若干措施》 设立产业资金周转池 推动“低成本创业兴业” [12] 技术合作与养殖模式 - 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单位 创新推广“蚌鱼蟹立体循环养殖”模式 实现“一水三收” [12] - 该模式实现表层挂蚌、中层养鱼、底层养蟹螺 链主企业和养殖大户年均增收超过15% [12] 农户参与与增收效益 - 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合作机制 带动超千名群众就近参与养殖、加工、旅游等环节 [12] - 农户除获得每亩700元的土地流转金外 经培训掌握珍珠蚌插片技术后 月收入可超万元 [12] - 务工工资和产业分红带来“三重收益” 户均年增收达3万元以上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