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已完成300个洞窟数字化采集
新京报·2025-09-23 17:50

数字化保护成果 - 敦煌研究院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探索数字化保护,旨在实现敦煌石窟的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 [1] - 已完成300个洞窟的数字化采集、200个洞窟的数据处理,以及212个洞窟空间结构的三维重建 [1] - 完成45身彩塑和16大遗址的三维重建,并对50000余张历史档案底片进行了数字化,总数据量达500TB [1] 资源共享与全球影响 - “数字敦煌资源库”于2016年5月1日上线,英文版于2017年9月上线,实现了30个洞窟高清壁画图像和全景漫游节目的全球共享 [1] - 截至目前,全球有78个国家访问该资源库,访问量超过2000万次 [1] - 2022年12月上线的“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开放共享了6500多份数字资源,促进了文化资源的安全高效流动 [1] 创新应用与文化传播 - 公司上线“数字藏经洞”云游戏和数据库平台,以游戏场景再现藏经洞文物从发现到流失的过程,并实现数字复原文物的科学管理和开放共享 [2] - 通过转化设计数字资源,以动静结合、虚实相间的形式,在国内外举办了50余场数字敦煌展,推动敦煌文化传播 [2]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继续深度挖掘海量数字资源,借助高科技展示手段和共享平台,以安全可靠的方式开放共享敦煌石窟数字资源 [2] - 未来举措旨在助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