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核心与背景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从特色化、集约化、数智化、绿色化、规范化五大方向入手,明确7方面19个发展导向,旨在推动工业园区从量的快速增长转向质的有效提升[1] - 政策出台旨在推动工业园区做强特色产业、优化空间治理、培优市场主体、提升创新能力、强化绿色安全,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载体支撑[1] - 当前工业园区发展面临瓶颈,包括主导产业模糊、同质化竞争突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足、数字化转型滞后、绿色低碳设施缺位等问题,与新型工业化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要求存在差距[1] 产业发展导向 - 《指引》明确园区需聚焦主导产业,原则上不超过3个,从源头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2] - 强调产业链式集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园区依据资源环境禀赋和产业基础发展[2] 空间治理与土地利用 - 推广“工业上楼”模式,通过建设高层工业楼宇将容积率从1.0提升至3.0以上,实现单位土地产值大幅增长,以破解土地资源紧约束难题[2] - 以上海、深圳等地试点经验为例,该模式将为全国园区拓展发展空间提供新思路[2] 创新与绿色发展 - 创新层面要求园区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健全人才引育机制,推动创新资源共享[2] - 绿色层面明确加快屋顶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等新能源基础设施布局,支撑园区迈向零碳[2] -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云南宜良产业园区等已通过产业与能源系统深度耦合,实现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探索零碳转型[2] 开放合作与政策保障 -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提高开放合作水平,开展产业转移发展对接,加强跨园区联动互助,深化国际产业和科技合作[3] - 工信部与发改委将加强指导,推广典型案例、制定标准规范,并指导地方主管部门加强政策研究储备,健全管理机制和运行监测[3] - 两部门将推动工业园区项目合作、平台搭建、行业组织建设,以保障《指引》顺利推行[3]
两部门,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网·2025-09-23 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