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人生刚需(暖闻热评)
人民日报·2025-09-24 06:12
文章核心观点 - 普通劳动者通过坚持阅读实现个人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成长,其事迹具有广泛的社会感染力 [1][2] - 在快节奏和信息碎片化时代,深度阅读习惯变得稀缺,劳动者坚持阅读的故事折射出公众对精神滋养的潜在渴望 [2] - 全民阅读活动推动下,社会正朝着学习型、知识型方向发展,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呈现稳步提升的积极趋势 [3] 人物案例与现象 - 卡车司机陈浩在5年多闲暇时间里阅读数百本书并写下上千条读书笔记,通过阅读实现与平凡和解并更理解亲情 [1][2] - 类似案例包括将读书视为生活方式的工地大叔刘诗利、组织读书会的流水线女工陈利娟等,显示普通劳动者通过阅读提升自我的现象并非个例 [2] - 2024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稳步提升 [3] 社会影响与趋势 - 普通劳动者坚持阅读的故事屡屡打动人心,部分原因在于深度阅读在加速的社会节奏和碎片化信息包围中成为一种稀缺习惯 [2] - 对这些阅读者的关注反映了公众对精神滋养的敬意、遗憾与自我勉励的复杂情感 [2] - 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旨在将书香播撒到更广阔天地,推动越来越多人将阅读作为人生刚需,建设学习型社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