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十四五”湖北残疾人就业率提升4个百分点
长江商报·2025-09-24 07:58

政策与制度支持 - 构建健全的残疾人就业政策框架,出台多项政策文件涵盖政策保障、重点群体支持、农村残疾人帮扶等领域[2] - “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中央及省级资金1.06亿元用于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1] 就业规模与质量成果 - 全省每年新增城乡残疾人就业稳定在1.4万人以上,残疾人就业率提升4个百分点[1] - 按比例就业残疾人人数增长超过17%,就业规模和就业质量明显提升[1] - 创建7家国家级“美丽工坊”,数量位居全国第一[1] 就业创业扶持措施 - 累计下拨转移支付资金4900万元,重点扶持135家残疾人就业创业机构、2400名自主创业残疾人和4000名残疾人技术能手[2] - 从资金支持、平台建设、人才培育三个方面协同发力,形成多形式、多层次的就业创业支持体系[2] 重点群体就业服务 - 对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建立“一人一档”就业服务台账,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2] - 2024年有就业需求的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8.71%,较2021年的79.02%实现大幅增长[2] 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 - 采取生产劳动帮扶、实用技术培训、新业态就业帮扶等多种措施,帮助农村残疾人实现增收[3] - 全省31.57万农村残疾人通过种养加、灵活就业等形式实现稳定就业[3] - 开展“农机创业路自强借东风”生产劳动帮扶活动,创造收入超1500万元[3] 职业技能培训与提升 - 2021年至2025年8月累计开展残疾人培训8.61万人次,超过中国残联下达任务数的119.52%[3] - 开展云客服、电商直播、数据标注等新业态培训3800人次,建成各级培训机构184家[3] - 成功举办第七届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涌现出一批残疾人非遗传承大师[3] 未来发展规划 - 将促进残疾人就业摆在“十五五”期间的突出位置,全面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4] - 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推动残疾人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4] - 发挥全国科技助残重点联系地区示范带头作用,提升科技助残能力,以科技赋能促进残疾人就业[4]